
根据警方通报和相关案例分析,Telegram(又称“纸飞机”)的群组功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,尤其因其加密特性常被用于非法活动。以下是关键风险及应对建议:
一、Telegram群组的主要风险
1. 成为犯罪工具枢纽
诈骗团伙通过Telegram群组招募未成年人参与“手机口”诈骗(用两部手机中转诈骗通话),每通电话支付佣金。
分子利用Telegram群组发布毒品交易信息,采用比特币支付毒资,并通过快递寄送毒品。
2. 非法信息交易平台
群组内公开售卖公民个人信息(如户籍、定位、开房记录等),形成黑色产业链。
直播、平台通过Telegram群组引流,甚至涉及未成年人性剥削。
3. 规避监管的技术特性
加密与阅后即焚:群聊内容可加密且支持“阅后即焚”,犯罪证据极易销毁。
境外服务器:服务器位于境外,增加执法部门取证和监管难度。
二、未成年人面临的直接威胁
诱导参与犯罪:不法分子在群组内以“兼职赚钱”为名,诱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或协助诈骗,导致其涉嫌“帮信罪”(最高判刑3年)。
接触有害内容:群组内充斥、信息,韩国“N号房”事件即通过Telegram群组传播性剥削视频。
三、应对建议
1. 家长主动检查
立即查看子女手机是否安装Telegram(图标为纸飞机)、蝙蝠、事密达等加密通讯软件。
关注异常行为:如频繁使用多部手机、突然有大额零花钱、回避社交等。
2. 教育警示
告知子女:“拉人进群赚佣金”“代拨电话”均为诈骗常见手段,切勿参与。
强调法律风险:帮助犯罪(如转接诈骗电话、拉人入群)可能承担刑事责任。
3. 举报与处理
发现涉罪群组立即报警,并保留截图证据(尽管可能被“阅后即焚”,部分手机仍有缓存)。
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可疑账号及群组。
四、法律与技术困境
跨境执法难:Telegram服务器位于境外,删除非法内容需跨国协作,响应延迟数天。
匿名性滥用:用户匿名操作使犯罪者身份难以追踪,韩国N号房案中警方需通过技术手段反向锁定账号。
>
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e-telegtam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