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基础可见性规则

用户只能看到已保存在通讯录中或主动共享电话号码的联系人号码。若对方未授权可见,则无法直接查看^^。隐私设置路径为:Telegram应用→“设置”→“隐私与安全”^^。

2. 营销工具与风险

  • 部分第三方工具(如“Telegram号码检查器”)可通过筛选手机号验证Telegram账号有效性,常用于营销场景^^。
  • 此类工具可能涉及隐私侵犯,甚至关联到暗网数据交易(如通过手机号查询姓名、住址等敏感信息)^^。
  • 3. 安全威胁案例

  • 诈骗者可能通过公开的Telegram账号信息获取手机号,再结合社工库进一步盗取身份或实施诈骗^^。
  • 曾有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通过Telegram机器人泄露45亿条个人信息,包括手机号与住址^^。
  • 4. 防范建议

  • 限制Telegram账号的隐私设置为“仅联系人可见”^^。
  • 警惕陌生链接或验证码请求,避免账号被盗^^。
  • 定期修改密码,减少信息泄露风险^^。
  • 需注意:Telegram本身不提供公开的手机号查询功能,但第三方工具或数据泄露可能绕过此限制^^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e-telegtam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